瀟湘晨報旗下法制新聞帳號
水母網(wǎng)10月26日訊 (通訊員 莫言)電梯是高層居民上下樓的主要工具,特別是在小區(qū)、單位,人們一天得上下好幾趟。在一些地方,發(fā)生了電梯安全事故,一些人對乘坐電梯有了害怕和擔心。事實上,文明搭乘電梯,可以避免一些電梯事故的發(fā)生。不文明乘梯行為有哪些?會帶來什么樣后果?今天由煙臺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中心為大家講解一下電梯安全知識。
一、日常不當行為要糾正!
1.拍、踢、撞擊電梯。 如前段時間網(wǎng)絡傳播的一名兒童在乘電梯時,用雙手拍打電梯門,旁邊的大人無動于衷,絲毫沒有意識到潛伏的危險,隨后電梯門突然打開,導致小女孩的手被擠進門縫,無法抽離。
◆建議:家長與孩子一同乘坐電梯時,照看好孩子,最好抱住孩子或是牽著孩子的手。 因為電梯里有個轎門,轎門上端有軌道,開關門在軌道上運行,下端也有軌道,轎門底部有滑塊,滑塊在轎門下端的滑道內(nèi)移動。一般滑塊都有一定間隙,拍打、強扒梯門、搖晃打鬧或者依靠轎門的話,可能導致轎門下端脫軌,發(fā)生電梯事故。 上述案例中,電梯剛好運行到層站、準備開門階段,所以才會導致小女孩的手指被卡到縫隙里。
2.在層門間逗留 用身體阻擋電梯門。 如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的某女士提著東西、帶著兩歲的女兒回家。進電梯時,跟在身后的女兒在電梯門口蹲下?lián)焓奥湎碌闹樽?。眼看電梯門要關了,女兒還蹲在電梯門口,情急之下,潘女士就用手臂擋住電梯門,并將女兒拖進了電梯。而這時,潘女士女兒的左手被電梯門夾了一下,鮮血染紅了衣服。
◆建議:雖然電梯門上貼有“小心夾手”和“請勿倚靠”的標識,但許多先進去的人還是會用手擋住門,讓后面的人進來,甚至有些干脆直接伸腳去擋門,這種做法很危險。
正確的做法是:如果人在電梯內(nèi),應按住開門鍵;在電梯外,應按召喚按鈕(上下行按鈕),往上就按上行,往下就按下行。
3.超載使用電梯。 如某地某賓館改造過程中一名搬運工從一層搬運水泥到地下二層,在電梯超載報警的情況下,搬運工仍然往電梯內(nèi)放水泥,這時電梯突然下滑,直至電梯轎廂底碰到緩沖器才停住,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。
◆建議:不要超載使用電梯,當電梯報警時,應該主動退出,等下一趟再乘。
電梯超載很危險,有可能導致電梯程序紊亂、失靈。
4.兒童獨自搭乘電梯 如前段時間網(wǎng)絡傳播的一名小學生在小區(qū)乘坐電梯時,對準電梯樓層按鈕下的“小方塊”方便了一下。這一“方便”,直接中了電梯“命門”,也就是電梯的控制面板,造成電梯“癱瘓”。
◆建議:勿讓兒童、高齡老人或無民事行為責任能力人員獨自搭乘電梯,很多危險都發(fā)生在不經(jīng)意間。當電梯出現(xiàn)故障時,他們無法同外界及時取得聯(lián)系,不懂正確的操作方法,可能延誤救援而發(fā)生事故。
5.乘電梯時忽視服飾及寵物
如最近網(wǎng)絡上傳的一名居民帶著狗狗進電梯,但卻沒有注意到狗狗沒有走進電梯。狗狗的牽引繩被電梯門夾住,隨著電梯上升,狗狗被牽引繩吊起,在空中不停掙扎。幸好當時電梯外的居民反應迅速,立刻沖過來抱住狗狗,解開狗狗的項圈和牽引繩連接處的扣環(huán),才化解了危機。 從發(fā)現(xiàn)到解救狗狗,電梯外的居民花了不到10秒。
◆建議:搭乘電梯前應留心松散、拖曳的服飾及物品,以防被電梯轎門或梯級夾住。帶寵物上電梯的朋友也要注意了,寵物繩千萬別落在外面,一旦寵物繩落在外面,寵物就會有同繩子一同被卷入電梯的危險。
電梯門有一個感應盲區(qū),那就是過于細的物品不能被感應到,如小孩的手指、繩子、裙擺、熒光棒等。
所以,居民帶寵物上電梯時,最好抱著寵物,把繩子歸整好。
二、遇到突發(fā)情況咋應對?
1、電梯運行中突然停梯
居民遇到電梯運行后停梯不開門,一定要冷靜。因為電梯是一種技術成熟、安全的運輸設備,“停梯”是電梯對運行故障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,就好比開車時遇到突發(fā)情況,我們會踩剎車緊急制動一樣。此時最安全、最有效的自救辦法是通過報警按鈕或電話告知物業(yè)管理者,由電梯專業(yè)維修人員救援,也可撥打110求救。
不提倡強行扒門或從轎頂安全窗自行解救,因為爬出電梯轎廂并不等于獲救,多數(shù)乘客對電梯井道和電梯結(jié)構不熟悉,盲目自救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危險。
2、電梯急墜 如遇電梯急墜時,被困者往往處于失重狀態(tài),落地后容易引起身體損傷,甚至出現(xiàn)全身多處骨折。所以,此時要將整個背部、頭部緊貼電梯內(nèi)墻,呈一直線,這樣可以利用電梯墻壁作為脊背的防護;同時,膝蓋要保持彎曲姿勢,以利用韌帶緩沖重擊壓力;脖子比較脆弱,用手固定脖頸可以預防頸椎骨折。另外,如電梯有把手,最好緊握把手,避免重心不穩(wěn)而碰傷。
如有可能,要盡快與外界取得聯(lián)系,按下報警按鈕,在電梯停止下墜后,利用應急電話或手機,與值班人員、維保人員取得聯(lián)系,等待救援。
在救援人員到來前,被困者不可強行扒門,每個電梯都有天窗,不會發(fā)生缺氧窒息等現(xiàn)象。救援時要聽從指揮,配合救援,這是最為快捷、有效、安全的脫困方式。同時,中心也請大家理解并支持救援人員的工作,他們也是我們普普通通的工薪族中的一員,能夠風雨無阻地隨時出動救援,理應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。
三、全市電梯怎么樣?
截至目前,煙臺市共有電梯4.6萬余臺,位居全市特種設備總量第一位。96333電梯平臺系統(tǒng)已收錄維保單位162家,電梯使用單位4859家,特種設備作業(yè)人員1298名,維保站點587個,確定公共救援站點13個。
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25日,96333平臺共接市民電話21433通,處置電梯故障總數(shù)1757起,其中困人故障926起,非困人故障831起,解救被困人員1522人。
在受理的困人故障中,故障原因前三位的分別為:人為原因189起,比如因生活垃圾導致開關門受阻等,占困人故障總數(shù)的30.34%;外部原因154起,比如停電等,占困人故障總數(shù)的24.72%;門系統(tǒng)原因120起,占困人故障總數(shù)的19.26%;其他原因160起,占困人故障總數(shù)25.68%。
【來源:水母網(wǎng)】
聲明:轉(zhuǎn)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