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(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)黑灰色的外框,搭配全透明玻璃,每一臺電梯都自帶360度全景景觀窗。這不是上海外灘、陸家嘴黃浦江邊的豪宅,或者5A級寫字樓,而是上海靜安區(qū)臨汾路街道臨汾路375弄小區(qū)加裝的19臺便民電梯。
“每棟樓,都是100%同意加裝。”臨汾路375弄居民區(qū)黨總支書記呂文潔介紹說,小區(qū)第一棟安裝電梯的,是1號樓,這棟樓2015年就開始動議加裝電梯,但直到2018年年完成改造。一個主要的原因,就是“繞不清誰出多少錢”,“一樓肯定不出錢了,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樓怎么出錢法?按樓層每家遞增10%行不行?”
呂文潔介紹,1號樓花了2年時間全部居民簽字同意,1年時間走流程。最終確定二樓出資7%、三樓出資13%、四樓20%、五樓27%、六樓33%的分配比例,“要讓每一家都有足夠的獲得感?!?br /> 家住1號樓2樓的李阿姨特別支持加裝電梯,盡管住在2樓,但她仍在每次議事討論中強烈支持安裝電梯,“老伴兒當時生病,好幾個醫(yī)生、鄰居一起幫忙把擔架抬下樓,太吃力了?!眳挝臐嵏嬖V記者,1號樓加裝電梯的動議就是樓組長本人發(fā)起的,“當時6樓80多歲的老太太生病,60歲的樓組長上去背人下來。背到4樓實在背不動了,又去找了4個老人一起幫忙把她背下來。引發(fā)了思考?!?br /> 一臺電梯費用從62萬元到70萬元不等,好不容易確定了每家的出資份額,矛盾又來了。安裝電梯會影響01室戶型西邊的采光,還會對中間戶樓道內廚房的采光產生影響,各家有各家的道理,到底怎么協(xié)調?
“人民城市為人民,人民城市人民建”,這是中央對上海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城市的重要指示。375弄居民區(qū)的“加梯”工程,就充分發(fā)揮了人民的作用。就在7月17日,375弄12號樓僅用1個月就完成了全員簽字同意。記者了解到,在這一過程中,“電梯臨時黨支部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黨支部多次組織居民召開議事會,最終確定12號樓4戶人家集中出資完成電梯改造。
在整個靜安區(qū),現(xiàn)在共有啟用在建在批加裝電梯188臺,累計完工啟用電梯為52臺,正在施工62臺,歷年來受惠居民戶數(shù)共3187戶。
這些都得益于靜安總結的“123”工作法——“1”是組建電梯臨時黨支部,把街道、居委、小區(qū)、駐區(qū)單位的黨員都動員起來,形成合力;“2”是成立加裝電梯工作室和社區(qū)法治中心兩個支撐機構,同時編制了“小藍書”、“小紅書”兩本指導手冊,讓“零基礎”群眾“一看就懂,照著就辦”;“3”是用水電煤移位配套工程納入老小區(qū)改造、為加裝電梯單元的低樓層居民做美麗樓組改造、成立居民自管小組和電梯自治基金三項惠民舉措調動群眾的積極性。“123”工作法實施以來,“臨汾速度”正在創(chuàng)造新的“加梯奇跡”。
來源:中國青年報客戶端